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!读史使人明智!鉴以往而知未来!
0

为何说赵世炎是不辞牺牲的革命志士?

2022.10.21 | 历史网 | 次围观

你为什么要留学?为了增长见闻,为了升官发财,为了博取高位……

如果问不同的人,或许他们会给出多元化的答案。但是随着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的热播,给了所有人一个铿锵有力的答案—为理想信念而留学。

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
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。当五四青年义无反顾赴法勤工俭学之时,那段青春激昂的法兰西岁月也逐渐浮现在我们面前。曾经只存在于烈士图谱中的人物也渐渐清晰,赵世炎、陈延年、陈乔年、邓中夏等烈士也不再充满迷雾。

随着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的热播,烈士赵世炎的生平也被许多青年人广为熟知。今天,文章将围绕赵世炎的革命故事展开叙述。

“龙华授首照丹心,浩气如虹烁古今,千树桃花凝碧血,工人万代仰施英。”该诗中的“施英”正是我党领袖赵世炎的笔名,在这首诗中也不难看出诗人对赵世炎的推崇,那么赵世炎的生平究竟如何呢?

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之一,他曾亲手创建“少年共产党”,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。尽管赵世炎牺牲时只有26岁,但他绚丽的青春却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辉。

1901年,赵世炎出生于四川西阳的一个富裕地主家庭。由于家庭的熏陶,赵世炎很早就接受了新事物、新思想的洗礼。他对一切腐朽的旧制度都充满憎恶,在幼年就立下了“为生民立命”的伟愿。

1915年,赵世炎来到北京上学,与四哥赵世娘一起考入北京高师附中。从1915年至1919年期间,赵世炎除积极完成学业之外,还从事了大量的反帝爱国运动。尤其在五四运动爆发后,赵世炎曾带领同学火烧赵家楼。他那慷慨激昂的言辞极大地鼓舞了北京青年的斗志。

据赵世炎的老校友陈遵娟、马宾等人回忆:“当时我们都是低年级的学生,可是赵世炎的形象却很清楚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……”确实,在校期间的赵世炎可谓是风云人物,他结识了伟人、邓中夏、李大钊、蔡和森等许多革命者,并发表了许多进步文章。

1920年5月,赵世炎赴法勤工俭学。次年春,赵世炎与张申府、周总理发起旅法共产主义组织,并成立少年共产党。1923年,赵世炎和陈延年、王若飞代理一大批旅法青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,期间接受了更为系统的共产主义熏陶。

1924年,赵世炎奉命回国,先后任中共北京地方执委会委员长、中共北方区执委会宣传部部长等职,协助李大钊领导北方地区的革命工作。赵世炎一到活动地区,就化名“施英”,与工人群众一起组成联合战线,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屠杀。

1926年,在“三一八”惨案过后,赵世炎潜入上海,利用他在苏联学过的军事知识武装工人,伺机准备组织起义。1927年3月,第三次武装起义打响,赵世炎和周总理指挥工人纠察队,向3000反动军队发起冲锋。由于工人大多不熟悉武装,赵世炎见状便亲临战场,带头向敌人发起冲锋。经过30多个小时的激战,赵世炎部打败军阀部队,占领上海,为北伐军进军江浙地区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“美哉,我少年中国,与天不老!壮哉,我中国少年,与国无疆。”武装起义成功后,由赵世炎领导的工人纠察队,将被捕坐牢、枪毙杀头视为家常便饭,而这些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25岁!

1927年4月12日,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,赵世炎等人也随即转入地下活动。当时面对不断有人脱党和叛变的情况,赵世炎一再鼓励大家要坚定信念,为革命继续发挥余光。但天有不测风云,由于叛徒的告密,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赵世炎被捕了。

1927年7月19日,赵世炎被国民党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在枫林桥畔杀害。为了人民,为了共产主义的事业,赵世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时年26岁!

单字解释: 为 何 说 赵 世 炎 是 不 辞 牺 牲 的 革 命 志 士 ?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历史迷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