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古 / 夏朝 / 商朝 / 周朝 / 春秋战国 / 秦朝 / 西汉 / 新朝 / 东汉 / 三国 / 西晋 / 东晋 / 南北朝 / 隋朝 / 唐朝 / 五代十国 / 辽朝 / 宋朝 / 西夏 / 金朝 / 元朝 / 明朝 / 清朝 / 民国 / 近代
    0

    仅仅八百人,是如何打败十万大军的?

    2023.12.29 | 历史网 | 次围观

    这事儿发生在三国时期的合肥,史书上记载的具体情况:

    战役名称:逍遥津之战

    交战双方:曹魏的张辽对战东吴孙权及数名大将

    双方兵力:张辽八百人、孙权十万人

    结局:张辽赢、孙权败,两人分别喜提称号张八百、孙十万

    在今天合肥的逍遥津公园,还有张辽的雕像,但逍遥津之战,细想之下,似乎有明显的不合理之处,八百人得用什么方式才能把十万人干成那个怂样,孙权都差点被KO。

    建安十八年(公元213),曹操想胖揍孙权,率兵攻打濡须口,双方PK了好几个月,老曹没占到丝毫便宜,于是感慨以后再有儿子得生成孙权这样儿的。

    曹操于是撤军,但是担心吴军反攻抢夺江淮百姓,就把百姓都迁到了中原地区,打造出一片千里无人区,记住,无人区是个知识点,为日后孙权大败埋下了伏笔。

    孙权也看到了这么大一块无人区,认为应该趁虚而入。于是行动,夺了皖城,下一步就是合肥了。

    此时吴蜀已经联盟,孙权没有后顾之忧;曹军主力远在汉中,合肥城中只有七千兵马,可能随时要失守,主将张辽压力山大。

    战争如期开始,孙权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合肥城集结,按道理说,七千人对战十万,走为上计。或者广积粮、筑城墙,严防死守。

    但张辽却干了一件谁都没想到的事情,看孙权大军一批批的来,直接七千兵选出八百精兵,直接杀到了孙权大军之中。

    此时的孙权十万大军一字长蛇,真正到合肥城下也就几千人,而且长途跋涉,精疲力尽,被这八百精兵一冲,全盘大乱,死伤无数。

    当然,张辽八百精兵也损失惨重。这场战斗只是开胃菜,孙权大军到位之后,把合肥城围了里三层外三层。

    连续十几天,双方都没有任何动静,孙权打算围死张辽,而张辽则一点都不慌,因为前面的知识点说过,合肥城周边已经是千里无人区,孙权根本没办法抢周边百姓来补给大军,补给只能靠大后方,压力极大,再加上军士水土不服,开始染病,十万大军很快就先撑不住了。

    于是孙权撤军,不过孙权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:大军先撤,他断后。

    大军跨过逍遥津有一座必经桥梁,当东吴大军刚过桥梁,孙权和断后的兵力还没过去的时候,张辽出手了,数千精兵鱼贯而出,一部分兵力切断桥梁,将孙权与主力部队分开,另一大部分将孙权一方死死围住,准备生擒孙权。

    孙权一时间陷入绝地,要不是凌统拼死护主,加上张辽不认识孙权,孙权真的就自挂东南枝了。

    最后孙权逃了出来,极为狼狈,身边只有残兵败将寥寥。

    综上,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为什么张八百能干孙十万:

    首先,张八百收拾的的只是孙十万的先头部队,并不是全部十万大军,最后差点活捉孙权,也是因为孙权身边只有断后部队;

    其次,孙权十万大军长途跋涉,还没站稳就被张辽打得措手不及,时机不占;

    再次,孙权的补给线太长,曹操又把周边打造成了无人区,尽管孙权能围住合肥城,但他的压力更大;

    最后,曹操留给张辽的,可是七千精兵,但孙权的十万大军,良莠不齐。

    最终导致了这场惨败。

    单字解释: 仅 仅 八 百 人 是 如 何 打 败 十 万 大 军 的 ?
    版权声明

 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历史迷立场。
   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