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古 / 夏朝 / 商朝 / 周朝 / 春秋战国 / 秦朝 / 西汉 / 新朝 / 东汉 / 三国 / 西晋 / 东晋 / 南北朝 / 隋朝 / 唐朝 / 五代十国 / 辽朝 / 宋朝 / 西夏 / 金朝 / 元朝 / 明朝 / 清朝 / 民国 / 近代
    0

    宋氏三姐妹和三兄弟去世后都埋在了哪里?四人葬在美国同一座墓地

    2024.05.03 | 历史知识局 | 次围观

    一百年多前的民国时期,整个社会处于无休止的战争中,百姓生活苦不堪言。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,一些知识分子、社会名人选择移居到国外生活。后来,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留在了国外定居,直至最后也未叶落归根。

    在美国,有一座名叫芬克里夫的墓园,里面就埋葬了很多民国时期我国的历史名人。比如,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宋家,六个儿女中,有四个在死后都葬在了那里。那么,到底是哪四位死后被葬在那里了呢,其他的死后又埋在哪里了呢?

    宋氏子女,人才辈出

    1861年,韩教准出生在海南文昌市,因家境贫寒,9岁的他早早地便随着堂舅前往印尼当学徒。12岁时,他又在堂舅的带领下,移民到了美国,自那以后,他被堂舅收为养子,改名改姓,唤为宋耀如。

    毕业之后,宋耀如带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回到中国,选择在上海定居,因从事印刷业,还致力于进口机械的倒卖,很快,他便成为了当时上海滩著名的买办商人。

    在上海,他遇到了日后的妻子倪桂珍,两人相识相爱,很快便组建了家庭。婚姻美满、夫妻和睦,夫妇二人先后诞育了六个孩子,其中三个女儿、三个儿子,都取宋姓,即宋霭龄、宋庆龄、宋子文、宋美龄、宋子良以及宋子安。

    后来,宋氏姐弟六人,都成为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,尤其是宋庆龄、宋美龄,更是被世人成为人中龙凤、巾帼英雄。

    起初,宋家兄弟姐妹之间感情非常密切,关系出现微妙的原因,还要从宋庆龄与宋美龄两姐妹说起。

    年轻的时候,宋庆龄与宋美龄两姐妹曾一同前往美国留学,姐姐宋庆龄对民主革命十分感兴趣。正如上文所说,即便远在大洋彼岸,她也密切关注着国内的革命动态,因而回国之后,她便全心追随孙中山,辅助孙中山完成民主革命的大业。

    而妹妹宋美龄回国后,却一心想要凭借自己的学识发展自己的事业,她不顾家人的劝说,孤身来到广州。在这里,她邂逅了未来的丈夫,蒋介石。

    然而,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,解放战争之后,蒋介石带着妻子宋美龄转移到台湾定居。因丈夫的原因,宋美龄一生站在共产党的对立面上,甚至到了台湾,她还亲手组建了“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”。

    姐姐宋庆龄却一直与妹妹站在相反的政治立场上。丈夫孙中山在世的时候,她全心支持丈夫的事业,倡导三民主义;丈夫逝世之后,她独自一人扛起丈夫的伟大志向,全心支持民主革命,倡导工人运动。

    命运注定,留下遗憾

    其实,整个宋家因为这两姐妹婚后背道而驰,其他儿女的发展也受了很大的影响。

    起初,他们的父亲宋耀如过世时,倪桂珍曾和儿女们商量,将宋耀如葬在了新建成的虹桥路万国公墓中。其实在那个时候,倪桂珍就直接买下了22块墓穴,提前给自己与所有的宋家后人预备好,希望百年之后,家族所有成员都能在此团聚。

    这个事情在宋美龄曾经给好友写的信中能够得到印证,信中曾说道,“我们找到了一个刚刚建成的万国公墓墓园,那里风水极好、非常干净。母亲一下子买下了够全家人用的地,父亲是第一个葬在那里的人。”

    然而,事不遂人愿,随着时间的推移,宋家六个孩子并没有按照预想的那样在上海平安生活一辈子,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。

    其中,长女宋霭龄与弟弟宋子良迁居美国纽约,大儿子宋子文则和三弟宋子安移民美国旧金山,小女儿宋美龄追随蒋介石移居台湾,只有宋庆龄一直生活在大陆。

    宋美龄、宋庆龄结婚之后,因为各自丈夫身处的政治立场不同,一心追随丈夫的她们也不得不将姐妹之情置于身后。二人的思想、政治主张背道而驰,这也使得曾经无话不谈的亲密姐妹如今只能保持疏离。

    1975年4月,蒋介石在台湾病逝,宋美龄与蒋经国这对并无血缘关系的母子矛盾骤然尖锐,双方颇有一番明争暗斗。这场“豪门恩怨”虽未剑拔弩张,但最终还是以宋美龄失势赴美居住而宣告结束。

    从那之后,宋美龄便一直居住在美国未曾回国。对于宋美龄来说,美国是她的第二故乡。

    宋家这六个儿女中,反倒是最小的弟弟宋子安最先离世。1969年,居住在旧金山的宋子安前往香港出席广东银行的剪彩礼。宴会上,他突然血管爆裂猝死,享年62岁。

    由于家人们早已定居美国旧金山,因此宋子安死后也被葬在了美国,屋崙山景陵园中。

    宋家第二个离世的子女,是长子宋子文。曾担任蒋介石国民政府财政、外交部长的宋子文,在1949年“黄金风潮案”中与蒋介石分道扬镳,他先飞到广州,准备东山再起。然而,广东省主席还没有坐稳,他就因为贪污外汇的事情受到监察院的弹劾。

    无奈之下,宋子文只能飞到美国避难。1946年6月,宋子文到达美国。在美国生活的二十多年里,他不再像以前一样抛头露面,反倒是过上了普通人的低调生活。

    1971年的一天晚上,他和妻子一同参加好友举办的晚宴,可谁曾想到在吃饭的时候他却因终于再次尝到家乡菜而欣喜过度,不慎将一块食物呛进气管,导致呼吸不畅,心力衰竭而亡。

    听闻宋子文离世的消息,宋家三姐妹悲痛不已,她们第一时间动身前往参加葬礼。可就在此时,宋美龄收到了蒋介石的电报,电报内容便是阻止她前往美国。

    无奈,宋美龄只得返回台北,宋庆龄也因无法解决飞机包租问题无缘来到葬礼现场。最终出席葬礼的只有宋霭龄一人。

    宋子文死后,他的妻子将其葬在了芬克里夫墓园中。后来,他的夫人张乐怡去世之后,与他合葬在了一起。

    就在宋子文去世的两年之后,他们的长姐宋霭龄也不幸患上癌症病故,终年84岁。其实,早在几年之前,宋霭龄的丈夫便已经离世被葬入芬克里夫公墓中,自然她死后也,子女们也将她与她的丈夫合葬在了一起。

    宋霭龄离世之后,他们的子女也依然留在美国定居了。就连子女们死后,也都葬在了宋霭龄墓穴的两侧。

    第四个离世的,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副主席宋庆龄。宋庆龄88岁那一年,疾病缠身的她已然处于病危的状态,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,她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与多年一直作对的妹妹见上一面。

    就这样,宋庆龄在病危之中给妹妹宋美龄写了邀请信,渴望能在死前与妹妹见一面。然而,信送出去之后,得到的却只有妹妹那句冷冰冰的回复“信收到了”。

    生活在美国,在美国政府的管控之下,宋美龄自然不能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口,亲自回国与姐姐相见更是不可能。

    这一生,她们姐妹俩一生因为政治立场的差异,明面上都只能将疏离做到极致,直到宋庆龄临死,也未曾见到自己的亲妹妹一面。这也成了宋庆龄临走前最大的遗憾。

    宋庆龄的葬礼上,也并未看到妹妹宋美龄的身影。外界都传两姐妹关系不好。可其实背地里,宋美龄一直都十分敬重自己的二姐,在她的心里,二姐永远是在宋氏三姊妹中生得最美、心灵最纯正伟大女性。

    这些年来,姐妹俩因为政治立场的原因,无法坐在一起叙旧。因而在人后,宋美龄每次想起自己的二姐,都是万分的伤心。几十年来,宋美龄的卧室床头柜上,都一直摆着姐姐宋庆龄年轻时的照片。哪怕是蒋介石对宋庆龄恨之入骨,宋美龄也是一直极力的维护。

    宋庆龄死前曾表明,她认为,自己的丈夫是真正的伟人,而她只是一个普通人,因而不想葬入中山陵园中,她希望自己能够按照母亲当年的期望,一起葬在万国公墓。

    因此,宋庆龄逝世后,她的家人们将她葬在了万国公墓里,常伴在父母的身侧。党中央与上海市委为了纪念她,特将万国公墓改建成为宋庆龄陵园。

    第五个离世的,是宋家唯一在世的儿子,宋子良。宋子良迁居美国之后,一直与姐姐宋霭龄来往密切,得知自己生病后,他便早早地在芬克里夫公墓中为自己挑选了墓地。想要长伴在姐姐身侧。

    宋子良之墓

    1983年,宋子良病逝。家人便按照他的期望,将他葬入了提前选好的墓地中。

    宋家三姐妹,最后一个离世的便是宋美龄。美龄爱权,她的一生权势滔天,可也因此,她的生活一直受到政治立场的影响,自己内心的期望一直无法得到满足。

    在她103岁的时候,病危的她知道自己即将离世。战斗了一辈子,临走之前,宋美龄想起了当年母亲提前为他们买下墓地一事,因而,叶落归根,常伴在父母身侧,也就成了此时最大的心愿。

    可天不遂人愿,宋美龄离世后,被家人安葬在了芬克里夫公墓中。

    芬克里夫公墓

    对此,美国当时的布什总统还公开发表悼念信,

    “聆悉蒋夫人宋美龄女士逝世的不幸消息,劳拉和我深感悲恸。蒋夫人在她的一生中,尤其在上个世纪的艰难岁月里,一直是美国的亲密朋友。世代美国人民将始终缅怀和敬重她的睿智与人格力量。 我谨代表美国人民,向蒋夫人的家人及她在世界各地的仰慕者表示慰唁。”

    结语

    宋氏三姐妹、三兄弟并没有按照母亲的希望,百年之后在万国公墓团聚。人活一世,命运各不相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所有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,一代名门望族,最终以这样的结果画上句号。

    或许,对于葬在美国的五个兄弟姐妹来说,宋庆龄是最幸运的,她能够按照当年母亲的愿望,逝世后常伴父母身侧。可是,虽然宋美龄最终的遗愿没有得到满足,但想必能够与姐姐弟弟死后团聚,共同葬在芬克里夫公墓中,也算得到了慰藉。

    来源:史论

    单字解释: 宋 氏 三 姐 妹 和 三 兄 弟 去 世 后 都 埋 在 了 哪 里 ? 四 人 葬 在 美 国 同 一 座 墓 地
    版权声明

 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历史迷立场。
   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