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古 / 夏朝 / 商朝 / 周朝 / 春秋战国 / 秦朝 / 西汉 / 新朝 / 东汉 / 三国 / 西晋 / 东晋 / 南北朝 / 隋朝 / 唐朝 / 五代十国 / 辽朝 / 宋朝 / 西夏 / 金朝 / 元朝 / 明朝 / 清朝 / 民国 / 近代
    0

    除“萧克镇上将”外,“将圣”李聚奎也镇得住,但55年没参加授衔

    2024.05.03 | 历史知识局 | 次围观

    1955年全军授衔时,有一个情况令很多人意外:就是原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、八路军120师副师长萧克,没有获得大将军衔,而是被评为上将。既然如此,大多数开国上将的履历是及不上萧克的,“萧克镇上将”的说法不胫而走。谁要对军衔感到不满意,对比一下萧克就不会提出意见了,毕竟履历过人的萧克都没有说什么。

    这样一看,还真是给“镇住了”。但“萧克镇上将”是一种口语化的说法,军内没有确切依据,评衔时也不是有意把萧克排在上将的第一位。当年萧克正担任国防部副部长,按照任职部门的顺序往下排,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的几位上将都排在前面,所以萧克位居榜首基本属于巧合。如果说萧克能“镇上将”,那至少还有一人也是能起到相同效果的,此人就是“将圣”李聚奎。

    李聚奎不是1955年参加授衔的,建国后他奉命负责过石油开发工作,1958年经历了职务变迁后,由政府部门重返军界,获得了“迟到”的上将军衔。为什么说李聚奎资历出众,从这个细节也能看出端倪。进入和平年代后,军政部门互有人才进出,这再正常不过了,但像李聚奎这样重返军队后被组织单独补授军衔的上将,有且只有他一个人。由此可见,李聚奎的军事履历,是不能视而不见的,他甚至是多位开国上将早期的导师。

    “将圣”二字太过耀眼,但对于李聚奎,却名副其实。“将圣”的美称是怎么来的?1933年李聚奎担任中央红军红9师师长,他创下了一项傲人纪录:两次率部生擒国民党反动派师级干部。一个是敌52师师长李明,另一个是敌18师师长张辉瓒。尤其1930年俘虏张辉瓒时,李聚奎还是一名团长。当年红军力量比较弱小,李聚奎智勇兼备指挥若定,能取得这样的战绩,无疑是其他红军将领羡慕不已的。

    红军时期不比后来的解放战争,要连抓敌人两名师长,堪称是军事奇迹了。从此之后,李聚奎便在中央红军内获得了“将圣”的称号。毛主席在李聚奎的军政生涯中,多次做出高度评价,其中最有分量的一句是:如果没有李聚奎,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可能晚十年!说这句话的背景是,李聚奎在红军时期救过彭老总的性命,如果不是李聚奎及时相救,彭德怀元帅可能已遭叛徒毒手。而彭总在中国革命中的贡献和意义,不言而喻。

    许多干部以“双红一”身份为荣,即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的履历。比如杨得志、邓华、黄永胜等正兵团级上将,都是当年的红一军团出身。但在李聚奎面前,他们一定程度上只是“学生”,不同时期都是李聚奎的老部下。李聚奎不止是“双红一”,他是标准的“三红一”干部:他曾在生涯早期担任红一军团红一师师长。而在进入红一军团前,他还是彭老总在红三军团的嫡系部下,军事经历能够贯穿中央红军两大王牌部队,李聚奎的履历不是其他上将可比。他亲手带出来的开国将领不胜枚举,并且教导后生时非常耐心,温和低调有君子之风。

   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,李聚奎不仅指挥能力出众,他还是一位军政双优的将领。我军涌现出的名将众多,年龄稍长的李聚奎逐步转型为后勤干部。抗美援朝战争时,李聚奎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长,为了解决前线志愿军军粮问题,巧妙地提出推广便于制作和携带的炒面,大大改善后勤补给状况。

    李聚奎的方案十分有效,看似提得简单,其实是他深厚功力与经验的体现:抗战时他在一处老乡家里吃过炒面,知道这种食物的优点。善于动脑又非常心细的李聚奎,一直有大面积使用炒面当军粮的想法,抗美援朝时终于派上了用场,获得一致好评。为此李聚奎在军中又得了个绰号:“炒面之父”。

    所以在建国之初,如果不是“萧克镇上将”,改为“李聚奎镇上将”,军内也不会有人不服。只不过55年大授衔时李聚奎不在军内任职,所以没有这样的典故。1995年6月,九十一岁高龄的“将圣”在北京病逝,他的功绩值得后辈永远怀念。

    单字解释: 除 萧 克 镇 上 将 外 将 圣 李 聚 奎 也 镇 得 住 但 年 没 参 加 授 衔
    版权声明

 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历史迷立场。
   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