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古 / 夏朝 / 商朝 / 周朝 / 春秋战国 / 秦朝 / 西汉 / 新朝 / 东汉 / 三国 / 西晋 / 东晋 / 南北朝 / 隋朝 / 唐朝 / 五代十国 / 辽朝 / 宋朝 / 西夏 / 金朝 / 元朝 / 明朝 / 清朝 / 民国 / 近代
    0

    管仲有一条毒计,兵不血刃打垮一国,后来成了美国的“杀手锏”

    2024.05.03 | 历史知识局 | 次围观

    战场上最优的作战方法,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。不过能做到这点的军事家少之又少,春秋时期的管仲算是一个。

    他曾用一条毒计,帮助齐桓公兵不血刃地打垮了一个国家。甚至2000多年以后,这招还成了美国杀手锏使用,在与各国的贸易战中屡试不爽。

    当年你差点弄死我,现在我让你当宰相,我咋想的?

    公元前686年,齐襄公去世。因为齐襄公没有子嗣,此时他两个逃亡的兄弟——公子纠和公子小白,成了继承王位最合适的人选。

    人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,立刻快马加鞭奔回齐国,但在半路上却忽然听说,他的竞争对手公子小白,早已经动身了。

    这个时候,公子纠身边有一个叫管仲的人,觉得是时候表表衷心了,他表示愿意带30人轻装简出,在半路帮公子纠除掉小白。

    管仲星夜赶路,很快便在莒国和齐国的大道上和公子小白相遇了。管仲趁着公子小白不注意,对准他的心口就射了一箭。公子小白被中箭后,捂着胸口倒地不起。见此情景,管仲高高兴兴地带着随从回去复命。

    公子纠听闻管仲成功射杀小白,自是大喜过望,小白已死,自己继位便万无一失了。于是他开始一路上倒是游山玩水,慢慢悠悠地回到了齐国。

    然而等公子纠到了齐国都城时,瞬间傻了眼。因为公子小白此时已经稳稳当当地坐上了齐国君主的宝座上,是为齐桓公。

    实际上,管仲当时虽然射中了公子小白,但小白衣服前的铜制衣带替他挡过了一劫。得知小白已经即位,公子纠和管仲吓得连夜逃回了鲁国。

    而齐桓公那边为了绝后患,让威胁鲁君杀死公子纠,并将管仲交出来。就这样,公子纠被处死,管仲被押送到齐国。

    可没成想,恨管仲恨得牙痒痒的齐桓公,竟然将管仲直接奉为座上宾。这里虽然有齐桓公的宽宏大量,但也离不开一个人的斡旋,这个人名叫叔牙">鲍叔牙。

    叔牙">鲍叔牙和管仲很早就是朋友,二人一起经商时,管仲经常私自侵占叔牙">鲍叔牙的利益,赚了钱总要多拿一些。但叔牙">鲍叔牙从来不放在心上,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管鲍之交”。

    其实从这件事就能看出,管仲是一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,至少他根本不顾及兄弟情面,这也为他日后的那一条又一条“毒计”埋下了伏笔。

    齐桓公继位后,欲任叔牙">鲍叔牙为相,没成想他却拒绝了,叔牙">鲍叔牙直截了当的指出:我才能不如管仲,您如果想让齐国称霸,这丞相之位,还是得由管仲来做。

    最终,因为齐桓公的惜才之心,加上中间有叔牙">鲍叔牙调和,他还是高风亮节地放下此前的一箭之仇,大胆启用管仲为相。之后多年,管仲也的确用自身的才干向齐桓公证明当年的选择是没有错误的。

    两个人从公元前684年,到管仲逝世的公元前645年,“共事”长达39年,管仲不但辅佐齐桓公成为了一方霸主,还留下了没费一兵一卒,让齐国的老对手楚国被打的一蹶不振的毒计。

    齐国这么干,这是要亡国啊!

    自管仲任相后,大力推行改革,实行“相地而衰征”的制度,军政合一、兵民合一,使得齐国逐渐强盛,其他诸侯国纷纷朝见。

    但此时,只有一个国家不老实,那就是南方的楚国。

    楚国当时的君主乃楚成王,是个杀兄夺位的狠角。显然,楚成王这种人是不会乖乖向齐国俯首称臣的。于是,齐桓公就生出了出兵楚国的想法。

    然而,想到楚国国民大多尚武,实力不见得在齐国之下,齐桓公强行用兵,显然不是绝妙的办法。于是他想听听管仲的意见。

    “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,能削弱楚国的力量呢?”

    管仲稍微一沉吟,心里便有了算计。

    “您给我2000万钱,让我去楚国买鹿吧!”

    买鹿,这是想干什么?

    春秋时期,代天子的齐国在所有诸侯国中算是富裕的国家,2000万钱虽也不是什么小数目,但也在齐国国库能承受的范围内。

    齐桓公果然从国库中拨出2000万钱财,让管仲吩咐手下去买鹿。

    要知道,当时经济条件有限,鹿都是南方生长的自然鹿,只有位于中原大地南部的楚国才有。

    但楚国人不知鹿之稀缺,楚国境内鹿群众多,寻常人也就是偶尔打猎,鹿对楚国人来说,就是单纯的食物,鹿皮就是那单纯的制衣原材料,所以一头鹿当时的市场价大约在2钱左右。

    但是,管仲派出去的商人却在楚国到处扬言:齐桓公好鹿,愿以高价收购活鹿。

    刚开始,齐国商人定下买鹿的价格仅仅比市面价格高出一点点,楚国人并不感兴趣。管仲知道后,命令商人提高价格,从原本的三钱,渐渐提高到四十钱一头。

    这价格可惊呆了楚国人,但大多数人依然半信半疑。直到有个楚国农民大着胆子献鹿,真拿回来了该得的钱,僵局才被打破。

    但这也一脚迈进了管仲的圈套。

    自从第一个卖鹿人出现后,这下子,楚国人彻底疯狂了。卖鹿就能大把的捞钱,那还种个什么地啊,直接进山捕鹿去!

    一大伙人浩浩荡荡地进山捕捉梅花鹿,捕到鹿之后,立即就去齐楚交界处的中转站换钱。

    以至于最后整个楚国都知道了这事,为了钱,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加入捕鹿大队,早上出门时扛着的物件不再是利于农时的农具,而是弓弩箭矢。

    事情不久后传到了楚成王那里,他听闻属下汇报齐桓公喜欢鹿,并在楚国境内花高价钱买鹿的事情后,朗声大笑:“齐桓公此举,齐国离灭亡不远了。”

    楚成王会这样想,其实也有着他的考虑。

    早前卫懿公好鹤,便因此灭了国,这齐桓公好鹿,岂非要步那卫懿公后尘?

    于是,楚成王不仅不加以阻止,反而抱着“助纣为虐”的想法,大力支持农人捕鹿。明明正是耕种之时,地里无农民,而山间捕鹿者却众多。

    楚国人上山捕鹿,管仲这边也没闲着。他暗地里又派去楚国一大拨人,购买楚国粮商的粮食。

    山上的鹿还有很多没捕完,楚国的粮仓快被抢购空了,田地也大片荒芜。可突然有一天。齐国宣布,从今往后不再收鹿了,遂关闭两国间的贸易中转站。

    这还不算完,齐国还威逼利诱其他诸侯国,禁止将粮食卖给楚国。谁敢卖粮给楚国,我就进攻谁。

    这下,楚成王慌了。因为随着楚国每家每户粮食的告罄,商户手上粮食的价格竟然比平时涨了十倍不止。

    楚国百姓望着盛满铜钱的陶罐,又望向空荡荡的米缸,只能唉声叹气,有钱没处花。

   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,不久后,楚国更大的灾难就来了。

    钱花完了,买不到粮食的楚国顿时陷入了灾荒,老百姓很快就在各个地区发起了大大小小的暴动。

    显然,这事管仲干的多少有点不地道,但对齐国来说可是个好消息,齐桓公此时嗅出了一丝可以和楚国一战的气息。但他还是决定先问问丞相。

    “仲父,现在是不是咱们最好的出兵时机?”

    本以为管仲会答应,没成想管仲却又摇头:“一旦征战,双方都会有伤亡,且人都有反骨,这个时候对楚出兵,他们被逼上绝路,一定会誓死反抗。我有一法,可兵不血刃削弱楚国的实力。”

    齐桓公一脸感兴趣:“愿闻其详。”

    “开通道,收难民。”

    显然,这条计策相当于趁机挖楚国的墙角。不过这方法确实有效,不少楚国人听闻去齐国就能有饭可吃,当即奔逃至齐国。几个月之内,楚国竟然失去了接近四成的人口。

    一个国家没有人,又谈何争霸?

    一度强胜的楚国,因管仲使的这一毒技,走向衰弱。当后来齐国大兵真的压境时,楚成王不得不对齐桓公低下高贵的头颅,像其他诸侯国那样俯首称臣了。

    至此,齐桓公成为了理所当然的春秋霸主。

    但是管仲这条计策看似一帆风顺,可他也惊出了一身冷汗。

    因为管仲自己心里清楚,这条计策有一个很大的漏洞:万一楚国的君主楚成王察觉到不对劲,以严刑酷法阻止农民捕捉梅花鹿,齐国就没啥好办法了。

    但是楚王一时被利益蒙蔽双眼,当时根本没察觉出有任何问题。

    “买鹿制楚”的典故,流传了2000年。可让人没想到的是,这招如今被美国玩的风生水起。

    两个比楚国还惨的国家

    美国第一个用“买鹿制楚”对付的人,是智利。

    智利发展水平不高,国土面积不大,但有着非常丰厚的矿产资源。然而,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。正是因为这丰厚的资源,智利就被老美给盯上了。

    1970年,智利人民团结阵线领袖阿连德担任总统。阿连德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,想让智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。而美国怎会容忍?

    早在阿连德参加总统竞选时,美国就没少搞小动作,例如勾结智利右派亲美分子,暗杀了智利武装部总司令施耐德。

    但没想到美国此举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智利人民怀着对美国的强烈不满,在总统大选时直接来了一手反向操作,将此前一度落后的阿连德送上了总统的宝座。

    (阿连德最终获票1075616张,占总票数36.63%,而美国支持的民族党候选人罗德里格斯,最终获得1036278张选票,占总票数的35.29%。阿连德也仅仅是以1.34%的优势险胜。)

    于是,美国政府见一计不成,就又心生一计。

    二战后,美国基本上就确立了经济霸主的地位,他们有的是钱。于是,为了整垮阿连德政府,美国政府高价收购智利的铜矿,铜矿的价格一度被抬高到非常离谱的数值,1970年末,高峰期的铜矿售价66美元/吨。

    奇货可居,智利的经济本身就不发达,矿产资源丰富,这下子,智利政府和人民似乎是找到了能够让自己立身甚至发家的资本。

    大量铜矿流入美国的同时,因美元的大量流入,智利人民的收入有了质的提高,政府经济也一派繁荣景象。

    然而,这种景象是短暂的。身为总统的阿连德也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就像当年楚成王一样。

    1972年开始,在美国的暗箱操作下,铜的价格跌至不足50美元/吨,而此时智利政府为了大力发展铜矿业,早已经忽视了林业、渔业以及农业的发展。

    于是,一条腿走路的智利在铜价暴跌后,人们没了赖以为生的生计,生活水平也呈现断崖式下跌。

    与铜矿价格大幅下跌同时而来的,是智利高达140%的通货膨胀。这一跌一涨,让智利百姓入不敷出,甚至连生活必须用品都买不到。

    同千年前的楚国一样,呈现出粮食危机的智利,开始了席卷全国的大罢工,为期高达24天,让本就不富裕的国家雪上加霜。

    这个时候,美国再继续从中插上一脚:煽动联合国,阻止国际组织给予阿连德政府援助,致使本就不堪的财政,陷入更加濒危的状态。

    而老美一直想要干掉的总统阿连德,最终成为了智利百姓人人声讨的对象。

    1973年9月11日,在美国暗中支持下,智利右翼分子皮诺切特发动政变,阿连德以身殉职。就此,智利重新回到亲美阵营。

    但是,智利还不是被美国整的最惨的那一个。

    80年代,日本制造业风生水起。当时日本的生产成本低,汇率较低,使得日本抢占了美国大量的市场,跃升至世界老二,大有超越美国的意味。

    于是,美国开始大量购入日本商品,1984年,美国购买的日本商品总额为500亿美元,要知道当年美国进口总额才1200亿美元。1985年,日本正式取代了美国,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。

    此举看似日本赚到了,但实际上美国让资金流向了日本。

    1985年9月22日,美、日、联邦德国、英、法签订了著名的“广场协议”。协议将之前的日元汇率由低变高。两年的时间里,日元就升值了一倍,由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。

    汇率的居高不下,让日本的制造业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竞争力。广场协议签订后,美元贬值,日元升值,日本出口产品价格变贵,销路受阻。曾经抢占了的美国市场又回到了美国的怀抱。

    但此时日本人手里依然有钱,于是日本政府为了促进消费,就开始调解银行利率政策。没想到,人们将钱取出来后,投向了不会贬值的房地产。房价以坐火箭的速度上升,致使日本呈现出“要买下4个美国的”虚假繁荣。

    但到80年代中后期,地价在日本政府干预下下跌,房地产泡沫逐渐破碎,日本经济陷入停滞,这个状态一度维持了整整十年。

    美国这一招,打的日本至今都没缓过劲。

    管仲毒计的致命弱点

    从智利到日本,美国此举,也是兵不血刃,在贸易战中达成了自己的目的,同千年前管仲的高价买鹿制楚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    但其实这招有两个致命弱点,不是谁都可以用的。

    首先,无论是2000年前的齐国,还是后来的老美,都是经济实力雄厚,底子硬。如果当年齐国拿不出那2000万钱,老美拿不出钱收购铜矿,购买日本商品,这招也就不管用了。所以此毒计不是想用就能用的。

    其次,虽然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市场经济,但是只要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,这招也就不起什么作用了。例如当年楚成王如果禁止狩猎捕鹿,恐怕管仲那2000万钱也就只能打水漂了。

    并且,从另一方面来看,从中尝到甜头的美国虽然已经将这招使得更加炉火纯青,但也正因为玩得多了,很多国家如今也都明白怎么回事了,也就不容易再上当了。

    但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是一样的,害人之心不可有,但防人之心不可无。就算老美这条取自管仲的毒计不灵了,指不定哪天又玩个什么新花样。所以无论何时都要提防着,因为稍有不慎就容易着了道,酿成智利和日本一样的悲剧。

    单字解释: 管 仲 有 一 条 毒 计 兵 不 血 刃 打 垮 一 国 后 来 成 了 美 国 的 杀 手 锏
    版权声明

 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历史迷立场。
   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