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古 / 夏朝 / 商朝 / 周朝 / 春秋战国 / 秦朝 / 西汉 / 新朝 / 东汉 / 三国 / 西晋 / 东晋 / 南北朝 / 隋朝 / 唐朝 / 五代十国 / 辽朝 / 宋朝 / 西夏 / 金朝 / 元朝 / 明朝 / 清朝 / 民国 / 近代
    0

    朱元璋三顾茅庐,邀请刘伯温出山?江苏一块石碑揭开真相

    2024.05.02 | 万里繁华 | 次围观

    根据民间传说,刘基(刘伯温)精通诸子百家,满腹本领神鬼莫测,被誉为当世诸葛亮,于是朱元璋三顾茅庐,请出了刘伯温辅佐,最终在刘伯温的全力帮助下,朱元璋才建立了大明王朝。但明朝建立后,朱元璋却非常小气,仅封刘伯温为诚意伯,之后朱元璋阴险的过河拆桥,策划了火烧庆功楼,烧死了大批功臣,若非刘伯温才智过人,也将随着庆功楼一共埋葬,事后刘伯温心灰意冷,就告老还乡,但即便如此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朱元璋的毒手。

    民间编造的这些桥段,神化刘伯温、贬低朱元璋的目的何在,我们暂且不论,但可以肯定的是与真实历史大相径庭,甚至可以说是胡说八道,同时本世纪初在江苏南京发现的古墓中,也揭开了朱元璋如何三请刘伯温的真相,与三顾茅庐毫无关系。

    本世纪初,在江苏南京聚宝山中,考古挖出了孙炎墓志铭,上面记载了孙炎为朱元璋招募刘伯温的过程。孙炎是镇江句容人,朱元璋攻下南京后,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,此人虽然有点残疾,却非常善于言辞,《明史》记载“面铁色,跛一足。谈辨风生,雅负经济”。

    朱元璋攻下浙江金华后,听说当地有贤达刘基、宋濂等,于是委派孙炎“以币聘”,但宋濂等人答应了,刘伯温却没有答应。于是,朱元璋就派孙炎代他登门拜访,墓志铭上记载了整个过程。

    孙炎墓志铭记载:太祖命炎招刘基,基不出。使炎再往,基馈以宝剑。炎曰:剑当献天子,斩不顺命者,人臣不敢私。封还之。遗基书,言方今四方鼎沸,豪杰并争,皆志在子女玉帛,非有救天下之心。唯太祖据金陵,神武不杀,顺天应人,心怀天下。

    第一次招募,是“以币聘”,刘伯温拒绝了。第二次是孙炎亲往,赠送他宝剑,还威胁说“剑当献天子,斩不顺命者,人臣不敢私”,但刘伯温还是拒绝,将宝剑“封还之”。第三次是孙炎写了一封信,谈到天下诸侯的理想,唯独朱元璋顺天应人、心怀天下。之后,“基动容,始就见,送之(宝剑)建康”,答应为朱元璋效力。

    古代文人心怀苍生,追求治国平天下,能力越强者越有这样的冲动,前面“以币聘”、“赠宝剑”时刘伯温拒绝,谈及朱元璋心怀天下时刘伯温答应出山,那么是否说明刘伯温是一个心怀天下之人,不在意金钱、不在意权位,而在意主公是否能够拯救天下万民的高尚的纯粹的文人?

    其实,刘伯温没有这么纯粹,因为他不是一个浑浑噩噩的庸人,而是一个顶尖天才,时刻关注着天下局势,焉能不知道各个起义军领导的大致情况?如果他不了解朱元璋的话,那么单凭孙炎说一句朱元璋“顺天应人、心怀天下”,没有与朱元璋亲自交谈,然后就相信朱元璋有心怀天下苍生的理想?

    说到底,刘伯温是在朱元璋的地盘上讨生活,事不过三,不能拒绝三次激怒朱元璋,且孙炎给了刘伯温台阶——投奔一个心怀天下苍生的主公,可以由此安慰自己投靠一个为民、为天下的反贼没有违背儒家道德操守。这么说有些颠覆认知,但事实就是如此,刘伯温对元朝充满了感情,对投奔“反贼”朱元璋内心非常忐忑。

    刘伯温是一个天才,12岁成为秀才,23岁考中进士,进入官场后刚正不阿,担任县丞时打击豪强,遭人陷害而辞职;担任江浙儒副提举,兼任行省考试官时,检举监察御史,因为朝中无人而遭到打击辞官。总之,刘伯温仕途不长,一共加起来就短短不到5年。

    按理说,刘伯温做了正确的事情,却还屡遭官场打击,对元朝应该失望才对,但事实上刘伯温对元朝充满了希望:红巾军进犯浙江后,刘伯温回乡组织乡勇,绞杀红巾军,与后来的清朝曾国藩曾剃头一样;元朝平定徐州红巾军时,刘伯温盛赞朝廷平定徐州红巾之功;右丞相脱脱率领60万大军南下,准备一举荡平起义军时,刘伯温积极奔走,拍马屁说“红巾贼寇不值一提,只要大军进剿,立刻瓦解冰消”,希望得到脱脱的赏识。

    明白了刘伯温忠于元朝,排斥反贼的内心,我们就能理解朱元璋攻打浙江时,刘伯温为何回家躲了一年多,面对朱元璋招募时为何会抗拒,投奔朱元璋后为何还说“不能无介于心”,写过“身世且未保,况敢言(投奔朱元璋后获得的)功勋”的诗句等。说到底,刘伯温接受的是儒家忠义思想,忠臣不事二主,觉得叛元投贼是不忠不义,但元朝灭亡在即,不愿跟随元朝埋葬,又想一展所学建功立业,所以内心比较矛盾。

    说过“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”的朱升,主张“华夷之辨”,反对蒙元贵族入主中原,一生不愿做元朝的官,所以朱元璋二顾茅庐,亲自请他出山。与朱升不同,刘伯温对元朝充满感情,对于做元朝臣子非常乐意,而朱元璋志在推翻元朝恢复中华,那么朱元璋对刘伯温的信任程度无疑会下调一个等级。明朝建立后,朱元璋给刘伯温伯爵其实并不低,但给他“诚意伯”却大有深意,无疑是希望刘伯温别再怀念元朝,而是一心一意的为明朝服务。

    单字解释: 朱 元 璋 三 顾 茅 庐 邀 请 刘 伯 温 出 山 ? 江 苏 一 块 石 碑 揭 开 真 相
    版权声明

 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历史迷立场。
   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