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古 / 夏朝 / 商朝 / 周朝 / 春秋战国 / 秦朝 / 西汉 / 新朝 / 东汉 / 三国 / 西晋 / 东晋 / 南北朝 / 隋朝 / 唐朝 / 五代十国 / 辽朝 / 宋朝 / 西夏 / 金朝 / 元朝 / 明朝 / 清朝 / 民国 / 近代
    0

    苏联钢铁洪流很威武?其实是步兵损失过大,兵源已经开始枯竭了

    2023.04.10 | 历史知识局 | 次围观

    二战中,苏联装甲部队以数量众多,无所畏惧被人津津乐道。成百上千的苏联坦克冲向敌人的时候,就如同洪水一般,所以被人称为钢铁洪流。然而与苏联装甲部队不成正比的时候,苏联步兵却在后期越来越少,这是为什么呢?

    一、苏联红军战前的素质低下

    苏联红军的征兵模式与众不同,严格奉行了一套兵员素质划分的套路,将最好的兵员送到了海军,差一点的就按照坦克兵,炮兵,骑兵来划分,将最次最差的那一批兵员送去做了步兵。

    这种划分明显是有问题的,因为这意味着士兵的素质不够。虽然说二战并不讲一个电子化,信息化。但是步兵们文化不够,那么看地图都看不懂,连在地图上数格子都不会。那当然他们的战斗力就不行,非常差劲。

    同时苏军奉行了一套严格的义务兵制度,这种制度看上去很好,但是实际用起来却很成问题。一般来说士兵入伍两年即可退役,但考虑苏军步兵素质差,那么两年也就是刚好让他们形成了足够的战斗力。

    可是两年后,这些士兵就要退役,不免造成了部队永远在缺乏兵员。虽然在战时可以紧急召回预备役人员,可是这样难免要重新训练,不免降低了战斗力。

    另一方面,苏联红军在当时,大多数装备都是入库的,部队在实弹训练上较为匮乏,训练度和军纪也较德军有所不如。那么步兵的战斗力就要进一步下降。而枪弹装备入库,就意味着部队在骤然遭到战争时,难以快速取出装备。

    因为苏联官僚主义严重,所以取出装备,就难免要有很多复杂的手续。这一点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就有过切身体会,在苏德战争爆发时,他带着警卫连去取弹药,结果仓库负责人竟然索要多个部门的签字。这样的效率自然大幅度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。

    同时,苏军指挥官也很是问题。因为某些不可抗拒的原因,苏军将领大多数缺乏作战经验和指挥经验。他们中很多人是“火箭”晋升上来的。

    比如西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大将,战前的指挥经验仅仅只有一个团,之后都在负责坦克生产工作。现在突然让他去指挥一个方面军,那当然要出问题了。结果不仅他赔光了部队,还把苏联步兵里最好的那些赔了进去。

    二、苏联战况恶劣

    在众多苏军将领“送人头”之后,苏联红军损失惨重,四百多万部队灰飞烟灭。此时苏联红军境况恶劣,技术装备差,尤其是坦克几乎枯竭。

    在苏联西部国土上的部队,其装甲力量几乎是损失殆尽。面对德军的攻势,尤其是针对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攻势,苏军唯一能做的,就是采取守势。

    这种防守的范围很大,在数百里的防区里,部队可能构筑了星罗密布的阵地。以莫斯科战役为例,朱可夫作为苏军在莫斯科战役的最高指挥官,立刻着手在沃洛科拉姆斯克—莫扎伊斯克—小雅罗斯拉韦茨—卡卢加一线建立了防线。

    同时莫斯科城也修筑起三道防御工事,其中妇女的数量占了四分之三。到10月末,仅妇女儿童就构筑了700公里反坦克堑壕,挖掘了300多万立方米的泥土,修筑了3800余个临时和固定火力点。

    这些防线上,兵力并不充足,以他调来的第5、16、43、49四个集团军为例子,总兵力只有九万人左右,因为这些部队的基干师损失惨重,编制大幅度缩小,同时他从莫斯科抽调了十几万民兵部队。

    按说这些部队要抵抗德军是不够的,但是朱可夫依旧这样做了。原因无非是他需要这些部队,来顽强的抵抗德军,迫使德军的速度慢下来。

    道理很简单,因为德军必须吃掉他的部队才能继续推进。朱可夫将部队部署在了坚固的阵地里,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点,而这些点之间或是侧后又有坚固的防御带,用以阻击德军。而这些防御带的间距又较大,那么德军每一次进攻,就会因为距离而被迫停下。

    这是因为装甲部队是不能无限进攻下去的,每一次进攻都会消耗油料弹药和装备耐久度,激烈战斗推进后就必须停下修整。很明显,既然兵力不充足,那么就用距离来拖延敌人。当然这也意味着,防线上的部队注定要成为弃子,用来拖延敌人,然后被消灭。但是朱可夫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,因为他已经撑到了冬季到来,可以发动一次反击了。

    而反击对于苏军也是一个问题,以莫斯科战役为例子,朱可夫虽然从远东调来了部队,但是补给却成了问题。大雪纷飞的情况下,不仅德军补给困难,苏军也存在这个问题。

    莫斯科战役的反击阶段,苏军一度每天每门炮只有三到四枚炮弹可供使用,而部队的弹药和粮食补给也成了问题。而随着德军站稳脚跟,补给线开始通畅,苏军的反攻也就失去了意义,只能退回到原点。

    当然,莫斯科战役的反击固然富有成效,但是苏军统帅部此时又会过高的估计自己部队的战斗力,进而冒失的去主动发起进攻。在1942年苏军统帅部在商议1942年的作战方向时,决定是在莫斯科方向实施战略防御,但同时又发起了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,意在解放顿巴斯。但是很不幸,斯大林高估了自己的部队,又低估了德军,其结果就是兵败如山倒。

    而这种事情也不是只发生了一次,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,苏军的失败,也是因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,再次高估了自己的实力,而盲目进攻导致的。两次战役都让苏军,尤其是苏军的步兵有生力量被大幅度消灭。

    三、枯竭的苏军兵员

    而经过1941-1943年的战斗,苏军的损失已经高到了一个离谱的境地。苏联在战前有1.8亿人口,战争开始没多久就丢掉了富饶的区域,并且损失了6000万人口,不是指被消灭,而是丢失了,毕竟这些人在敌占区,显然不可能提供兵员。

    那么苏联就要在剩下的1.2亿人里征兵,而苏联动员的总兵力,在这次战争中是3460万人。兵力最多是时维持在1280万。而苏军在本次战争中的损失,是2960万,其中包括战死/失踪者915万,被俘446万,伤病员1832万。

    伤病员是个累计数字,有许多伤愈归队的,那么这些我们先刨除不算。但即便只是计算这些战死、失踪和被俘官兵,也有1361万人,这个数字等同于苏联剩余人口里,十人抽一人还得有点零头。如此高昂的损失,显然让苏联的人力濒临枯竭。

    而考虑苏联动员的总兵力为3460万人,那么这个数字几乎是囊括了苏联18-55岁的人口。也就是说,所有适龄参军人员,都已经招募进了军队。所以从1943年之后,苏军就开始在收复的国土上招募士兵了。

    而战争中苏联军队往往出现后勤补给不及时,以至于部队失去补给而被德军击败。这个例子的典型就是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,此时苏军已经连续发动了沃罗涅日—哈尔科夫进攻战役、北高加索进攻战役、克拉斯诺达尔进攻战役、大卢基进攻战役,部队向前推进了六百公里之远。

    虽然攻陷了哈尔科夫,但是沃罗涅日方面军与距离自己最近的后勤基地,也有足足两百多公里,西南方面军也没好到哪去。如果按照这个态势,一旦遭遇反击,他们必然全军溃败。

    而结果也果然是曼施坦因指挥德军击溃了西南方面军,进而击溃了沃罗涅日方面军。而在这样的溃败里,缺乏机动力的步兵,很容易就会被德军消灭或是俘虏。

    又或者,苏军虽然准备充足,但是炮兵和步兵缺乏机动力,所以在进攻战役里,步兵往往会损失惨重。这一点在白俄罗斯战役是个典型,方面军炮兵打了七天七夜,都没有打完一个弹药基数。此时弹幕护送只能在阵地前沿五公里纵深内打,无法移动阵地往里面突破。

    而依照苏军大纵深作战的突破理论,突破敌军阵地需要使用的是步兵,可是步兵突破战术防御地幅时,只能依靠76.2MM加农炮和45MM反坦克炮来龟速前进。

    而这样的结果,就是苏军在突破阵地时,往往只能缓慢的推进。因为他们火力贫弱,后续重炮无法快速跟进。部队很容易在战斗里,遭到德军阵地的火力点屠杀。如果要快速突破,那么苏军唯一的选择,就是用人民堆,活生生用人命趟出一条路来。

    如此打法,当然是损失惨重,因为步兵根本无力快速跟进,也无力突破部队。反倒是运动起来,在美国大卡车的加持,再加上苏联自己的坦克数量优势,可以让缺乏机动兵力的德国人疲于奔命,被苏军按在地上摩擦。

    结语

    综上所述,苏军的钢铁洪流本质上是一种无奈。一方面,因为战争初期,苏军损失惨重,只能依靠步兵死磕。另一方面,因为长期的让步兵送死,苏军的兵员已经枯竭。要想战斗,只能使用坦克如洪水一般冲击敌人。

    而步坦协同,也因为步兵无力跟进,所以改为了装甲突击。虽然看上去很威武,但其实这是苏军永远的痛。

    参考文献:《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》

    《库尔斯克会战》

    《二战解密》

    《苏德战争前十天的悲剧》

    《二战全史》

    单字解释: 苏 联 钢 铁 洪 流 很 威 武 ? 其 实 是 步 兵 损 失 过 大 兵 源 已 经 开 始 枯 竭 了
    版权声明

 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历史迷立场。
   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