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古 / 夏朝 / 商朝 / 周朝 / 春秋战国 / 秦朝 / 西汉 / 新朝 / 东汉 / 三国 / 西晋 / 东晋 / 南北朝 / 隋朝 / 唐朝 / 五代十国 / 辽朝 / 宋朝 / 西夏 / 金朝 / 元朝 / 明朝 / 清朝 / 民国 / 近代
    0

    出谋划策时,谋士为啥总喜欢提“上中下”三策,真是为了显摆吗?

    2024.05.03 | 万里繁华 | 次围观

    三顾茅庐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

    杜甫的这句诗,让诸葛亮智绝天下、运筹帷幄的形象跃然纸上,成了中华千年历史上谋士和忠臣的代表。

    所谓谋士,为上级出谋划策、提供建议,古代有,现代也不能缺。从百千年前的军事、议政大臣,到如今的参谋、顾问,包括国外也有议员、杜马等职务,都是从“谋士”演变而来。

    当然,不只政府、军队需要“谋士”,包括现在的公司企业,也需要“谋士”,甚至在职场中,我们每个人都承担了谋士的职能。

    如果对历史感兴趣,或者只要读过《三国演义》的朋友,肯定会发现一种情况,那就是古代谋士每次为主公出谋划策时,一般都喜欢给出“上、中、下”三策,或者至少也是“上、下”两策,包括在《孙子兵法》专门讲谋略的篇章中,也有“上下”,“上兵、其次、其下”的描述,这是为何呢?

    有人说这是谋士沽名钓誉,显摆自己的智慧,在“主公”和其他人心目中,留下自己智计百出的形象,提升自己地位;

    有人说这是给“主公”留面子,说一个最好的,再加两个“馊主意”,然后让主公作出选择,以凸显“主公”的英明,不留痕迹地拍马屁;

    还有人说得更离谱,认为谋士这种做法就是没事找事,明明把最好的那个方案说出来就行了,偏偏还要弄个“上、中、下”,简直就是画蛇添足。

    但事实上,在古代那种生存环境中,能成为一方诸侯甚至一国之君的谋士,绝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。或许封建时期,全民教育水平不高,大部分人都是文盲,但大家绝对不要小瞧“士族”的智慧和能力水平。

    古往今来,多少天才人物涌现,在数千年的历史中,早已群星璀璨。甚至可以说,我们如今所用的一切计谋、一切方法,或许因为时代和环境的不同,导致形势迥异,但其实质,仍然出自古人的智慧和谋略。

    谋士们每次出谋划策,都提供三个选项,绝对不是毫无意义或者仅仅为了自己利益的举动。实际上,大家可能都听说一句话:不要让领导做判断题,要让他做选择题。这不仅是现代打工人摸索出来的一种职场智慧,更是对古代“谋士”智慧的继承。

   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“上、中、下”三策的意思,并不是上策就最好,下策就最差,其实更多的是相当于“一、二、三”这种列举方式,各有侧重点,因此不存在“绝对最好”的策略。

    仔细分析,这种职场智慧或者说工作方法,主要源自三方面原因,下面本文为大家一一列举剖析:

    一、浅表原因: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,同时保护自己。

    一个政权、一支军队或者是一个利益集团,或许可以只有一个“主公”,但必然有或多或少的“小团体”。主公想要达成目的,必须靠这些“小团体”去驱动、操作、落实,“小团体”则依附于主公之下,往共同利益的方向努力。

    这两者中虽然以主公为主导,不过却都互相依存,不可或缺。某些时候,“小团体”的诉求,会让主公也不得不让步,这就是所谓的“妥协政治”。

    而作为一个整体,在发展的过程中,有总目标牵引,但利益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都一致,即使是主公也要综合考虑,相互平衡,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反弹,更何况是一个谋士?

    比如明朝海禁,经历了全面放开,全面禁止和开放通商口岸三种政策,其实就可以看做“上、中、下”三策。

    全面放开是为了鼓励接纳各国来朝,宣扬大明国威,增加对周边小国的控制力,同时与一些异域国家互通有无。

    不过这也导致明朝建国之初,海寇泛滥,走私猖獗,同时国库为接待频繁的朝贡耗资巨大,而中原地大物博,对外界商品并无硬性需求,导致国家得不偿失,因此朱元璋制定了最严格的金海玲,彻底封死了明朝海路。

    而全面禁止是为了打击海上敌对力量,但却导致沿海商人、渔民苦不堪言,不断反抗。走私禁而不绝,反而成为权力的特权,海军退化又导致倭寇甚至敢登陆抢劫,再加上土地兼并严重,国家赋税收入入不敷出,重开海禁的声音越来越大。

    最终就形成了开放部分港口城市作为口岸的策略。而在这百余年的政策跨度间,不同的利益集团为此不知发生了多少明争暗斗,如果有人站出来支持一方,势必得罪另一方,甚至只要改变现状,都是对既得利益者的挑战。

    谋士不可能总有一个策略照顾到所有人,因此只能给出“上中下”三策,这是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,最终还是由主公来进行选择。

    二、深层次原因: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看“主公”有多大决心。

    谋士的职责,主要是帮“主公”提供权衡利弊的思路,可以借这个机会提出自己的意见,但最忌讳自作主张地作出决定。

    面临同一个问题,大部分时候会有多个解决方法,要么付出的代价不同,解决的程度不同,要么面临的风险不同,获得的收益不同。而作为谋士,就需要提出多个方案,分析每个方案的利弊得失,以供“主公”选择。

    例如刘备入川时,受邀防守葭萌关,本就有趁机吞并蜀地的心思,却不得机会,面临进退维谷的窘境,“凤雏”庞统就提出了上中下三种办法,以改变局面。

    上策是直接撕毁盟约,派精兵奇袭成都,一举拿下刘璋集团的头头脑脑,然后可以轻而易举地收服各地郡守,快速吞并四川。

    中策是率军假装返回荆州,益州统兵大将杨怀、高沛肯定不会防备,然后找借口趁机将之擒拿,再兴兵攻打益州。

    下策是直接回荆州,咱们先慢慢发展,发展好了,再堂堂正正地去攻打益州,缓缓图之。

    后来大家都知道,刘备听后,觉得上策太过激进,下策太过缓慢,于是选择了中策,后来攻破了刘璋集团的层层抵抗,占领了益州,成就了蜀国基业。

    但我们现在分析,上策可以说成本最低,速度最快,为什么刘备不选上策呢?其实这就是刘备集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,对于利弊之间侧重方向有特殊考虑。

    刘备一向以“仁义”闻名天下,他出身卑微,虽然号称皇室血脉,但实际没有任何底蕴,与曹操、孙策、袁绍等各大军阀相比,完全是白手起家,漂泊半生,才得了半个荆州,但积累的声望却远远高于其他人。

    因此,让刘备放弃这一形象,作出“为利益背叛盟约”的行为,确实是不太可能。但是,那时他已年岁日长,真的要“徐徐图之”,面对易守难攻的蜀地,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年,一生雄图伟业,不知何时才能有所起色。

    两者之间如何选择,也只有刘备才能决定,庞统是万万不可能越俎代庖的。如果换一个“主公”,例如曹操,以他的性格,最可能选的肯定就是“上策”。

    换成另一个实力不强,对地盘没那么大的野心,又瞻前顾后的守成之主,例如刘璋,那就又极有可能选“下策”。

    因此,所谓“上中下”三策,就是谋士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法,需要“主公”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团体的实力,来进行最后的决断。

    三、根本原因:上位者的心思深重,信息不对称。

    古时上下等级分明(当然现在也是如此),特别是谋士身份可高可低,但除了像诸葛亮这样与刘备“如鱼得水”的顶级谋士外,其他的人根本无法掌握本利益集团的全部信息,只有“主公”才能居高临下地看透一切。

    而谋士为上级进行出谋划策时,只能依靠自己掌握的信息和“主公”指出的方向来进行规划,对不在掌控范围内的不确定因素又要充分考虑,自然就会提出几个不同侧重点的计策。

    大家不要觉得什么东西都可以问,其实无论是在满是“忌讳”的古代,还是职场竞争激烈的现代,很多信息和情报,“主公”都不会也不能向“谋士”透露,这是上位者的手段,也是防范。

    如果不围绕目标多提出几个计划,万一策略不符合“主公”的想法,不仅自己不被喜,还会影响整个集体的战略发展。所谓谋士,先谋身,再谋国,就是这个道理。

    例如当年袁绍与曹操的河北大战,田丰虽然智谋绝顶,却不会谋生,不赞同袁绍南下决战的想法,却只提出了“派兵袭扰,拖垮曹操”这一个计谋,这就是典型的让“主公”做“判断题”——要么同意,要么不同意,别无他选。

    而很显然,田丰这种稳打稳扎的策略并不符合袁绍刚愎自用、多谋寡断的性格,也与当时袁绍集团霸踞河北、远远超过曹操集团的实力不大相匹配,自然被袁绍所否决。

    结果最后袁绍在官渡之战中一败涂地,田丰也惹来了杀身之祸。有人说是袁绍没有采用田丰的建议才导致了失败,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田丰这位顶级谋士却无法将最重要的“主公想法”这一因素考虑进去,导致自己的计谋得不到采纳,更没有给出其他选择,又何尝不是一种失败呢?

    同样失败的例子还不少,例如荀彧一味反对曹操称王,又不拿出其他有理有据“拖延时间”的策略,结果被曹操忌惮,最终赐死了这位王佐之才,也是三国中的一大遗憾。

    因此,古代谋士总喜欢提出“上、中、下”三策,并不是什么“职业习惯”,更不是多此一举,而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工作方法和职场智慧。

    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方案,有利于上位者进行综合判断,能够将整个集体的力量整合到一起,更加顺利地达到目标。

    而提出的方案总是被采纳,则有助于提升“谋士”在集体中的地位,了解更多的信息,之后也可以更贴切地为利益集团的发展提出建议。

    即使给出的几条建议没有被采纳,但至少也会给领导一种积极参与,为这个集体费尽心思的印象。

    退一步讲,这也是自我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,就算决策者采纳了其中某条意见,结果最后没有成功,但其中的利弊早已被分析清楚,作出选择时,上位者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,不会将责任全推到“谋士”身上。

    如果只给出一条建议,那就很容易陷入“只能成功、不能失败”的无限责任境地,失败后果将完全由出谋划策者承担。

    其实,现在“让领导做选择题”的职场经验与这种“上中下”三策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是很多人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“法宝”,这充分说明,虽然社会不断在发展,但古人的智慧仍然值得我们学习。

    单字解释: 出 谋 划 策 时 谋 士 为 啥 总 喜 欢 提 上 中 下 三 策 真 是 为 了 显 摆 吗 ?
    版权声明

 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历史迷立场。
   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